close

天啊 連這麼大的品牌都要關門了😲😲

http://wacowla.com/blog/2017/01/20/ct-bcbgclosestheirbusiness/


今天看到了BCBG要關門的新聞消息 

來說說我對fashion retail 零售業這幾年面臨的挑戰以及環境變遷的想法:


紐西蘭當地的品牌 (或是在紐西蘭銷售的店)在近期的一兩年 也有好多都同樣面臨銷售不理想而關門 例如:Valley girl. Pumpkin patch. Equip. 

其中有些還是我以前超愛逛超愛買的牌子

只能說 如果只靠著中低價位來吸引客人 已經不是像那麼容易的了 

快時尚 fast fashion 裡面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不論是實體或是網路)

是否夠平價 款式是否夠多元 多樣化 上新的速度夠不夠快 甚至下折扣的速度 這些都變成了缺一不可的關鍵


而現在我在紐西蘭最愛逛的平價服飾品牌是Mirrou

我只要有機會經過一定會把握機會進去逛 

常常買他們家的東西


他們每個禮拜都會進30-40箱以上的貨

店員每天花時間分批處理新貨 上架 下折扣

所以幾乎妳每兩天都會看到新款

而且賣完了就賣完了 不會再補貨

造成常常一出特價馬上被搶購一空

原本的價位就非常合理 非常便宜 所以就算買原價 也不太會不開心 

(有時候買原價沒多久就發現同款下折扣了會覺得很扼腕 但是因為他原價也是很便宜的 所以等到下折扣的時候其實數量尺寸都有限 在低價中可以找到同款以及適合的尺寸沒有這麼容易 所以造成「先搶先贏」的消費心理)

而且特價的金額夠吸引人(常常以相同的質量來說 售價其實比台灣還便宜) 還可以試穿 瑕疵品可以換貨 不合可以換尺寸 這些都是網路品牌所缺少的優點


最令我欣賞的是他們懂得捨棄 捨得捨棄 

以前他們有一整面牆 賣飾品 包包 配件 鞋子

後來發現這些都沒有很熱賣 所以他們乾脆就不賣了 只賣衣服 

這是跟很多牌子反向思考的地方

我看到很多品牌 為了吸引更多不同的客人 或是讓客人有新意 反而會開通原本跟自己牌子不相關的產品


例如 賣包包的 突然裡面賣禮品 像是鏡子 化妝刷 例如 Colette 

賣鞋子的 突然裡面賣口紅 乳液 指甲油例如 Ruby

賣衣服的 賣了生活的禮品 或是雜貨 例如手機殼 造型耳機 游泳圈 馬克杯(例如Glasson)


但是mirrour 卻把時間精力 跟空間(把賣不好路線的快下架 然後去進更多不同路線的衣服)來經營自己的主力 這是讓我很佩服的地方


想當年在紐西蘭開彩妝店的時候 也是面臨了很大的環境轉變 在資金 資源 人脈 技術(電腦技術 行銷技術 英文技術) 文化連結 等等 的缺乏之下 決定關店在家帶孩子比較開心輕鬆😁😁😁😁

現在開心的當個消費者 自己也晉級成為主流的「不是如此單純就能取悅」的消費者


對現在產業中努力奮鬥做生意的頭家老闆們 還有 開發人員 銷售人員們 

加油 向你們的努力致敬

我就負責買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idi 的頭像
    Heidi

    Heidi老媽的紐西蘭筆記

    Hei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